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WEB技术的网络教育平台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文就根据现已存在的问题,对网络课程学习系统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整体的介绍。介绍了ASP+ACCESS技术开发该系统的子系统的整个过程,即自适应网络课程学习导航系统。该系统主要利用了ASP强大的网络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网络学习的自适应性。系统设计并实现了模块导航、知识点检索导航、知识点关联导航和帮助导航等多种导航。这些导航各自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与功能。知识点检索导航和知识点关联导航主要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动态的显示给用户不同的知识点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并以C语言为实例进行了系统实现。
论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开发背景、系统分析、数据库设计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ASP;ACCESS;网络教育;导航;自适应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web-based education platform has been a direc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at present, the paper gives an overall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coursewar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gives all the procession of developing the subsystem using ASP+ACCESS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trong ability of ASP+ACCESS technology, it realizes online studying adaptively. The system designs and realizes different navig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module navigation, searching navigation, knowledge classifying navigation and helping navigation. These strategies have different functions. Searching knowledge navigation and knowledge classifying navigation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relations of the knowledge and then supplies different knowledge to users. So that it improves user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study enthusiasm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ystem is also realized using the course example “C programming”.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s context, system analysis, database design, the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ASP; ACCESS ; wed-based education; navigation; adaptive
目 录
1 绪 论
1.1课题背景
网络技术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国家教育政策的扶持等给网络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网络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制约网络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网络课程的制作以及学习支持系统的建设。网络最重要的特点是跨越时空的限制。在设施上达到网络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为网络教育的扩张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试点高校的网络教育已经扩展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正逐步把覆盖范围扩大到市和县[3]。
网络教育即基于Web的教学,是利用包含WWW各种特性和资源的超媒体教学程序来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得到促进和支持。中国的网络教育大致上来讲分为四个阶段:远程开放教育阶段(1980年至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阶段(1990年至今)WBI阶段(1994年至今)现代远程教育阶段(2000年至今)。我国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的发展作了宏观上的规划,并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1]。由此看开网络教育在中国正在不断的发展,并得到了国家的有利支持,我相信它的前景是光明的。
1.1.1网络课程学习导航系统的现状
互联网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超媒体资源,为学习者创造出了一种由他们自行控制的学习环境,如果缺乏导航系统,就会使一些学习者迷航,产生一种无从适从的感觉,从而降低学习的效率,久而久之,会使学习者的信心受到影响。目前有很少一部分课程给出课程单元数、学时数、学习目标,而在以下方面涉及不多:没有建立帮助学习者了解学习该课程所需要的知识水平、自己的知识层次、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的系统;一门课程的组织是线性的,不是层次状或网状的,也不支持学习单元之间的查询、检索功能,学习单元之间的切换只能靠前进、后退或从头开始实现,不便于跳跃性学习;学习者只能靠记忆来确定自己的学习位置,不能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路径、学习心得,学习者一旦中断学习进程,只能重新从头开始进入;没有便捷的检索方式来帮助学习者使用网上课程资料,学习者只能中断学习进程;缺少课程学习的帮助系统,学习者只能按自己的上网知识来进行操作[2]。
由上可看,导航系统的好与坏,严重影响了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的使用程度与推广程度,同时也影响了系统使用的效率。因此导航系统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1.2 网络课程学习对导航系统的新要求
导航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学习者准确地确定当前的位置,同时能快速、方便地进入下一个学习内容而不会迷航。所有课程都具备了传统的课程章节的主目录的线性导航系统,部分的导航系统除了常见的线性结构外,更多地加入了非线性的结构。如:以知识点为中心的非线性、发散性的导航等等。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航系统也在随之不断的更新与发展。
概括来说导航应该包括软件使用导航和课程内容导航。在被调查的网络课程中,基本上都能提供不同程度的课程内容导航,而提供软件使用联机帮助系统的有60%,其中只有33%的课程提供了较为系统、完整、规范的软件使用联机帮助系统。有53%的课程使用了路径导航[4][5]。
我们认为,导航并不是越细越好,对于界面设计清晰、层次结构简洁的网络课程,用户无需花很大功夫就能够熟悉和掌握。导航应简洁明了,但必要的导航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为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提供了支撑。但是,目前大量的学习导航还是处于静态的水平上,并没有实现动态的个性化的服务。存在主要的问题主要有:
(1)不能灵活建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现有各种导航组织是固定的、线性的,很难做到高层次的学习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多样化;
(2)导航缺乏足够智能性,一般的课件导航只是方便用户浏览内容,而很少具有用户行为分析、知识联想、学习推荐等智能导航策略;
(3)缺乏个性化服务,大部分的课件在不同的用户面前呈现的内容是一样的,都是按课程本身的组织方式呈现,没有根据不同用户的学习状况和爱好展示不同的学习内容,也没有根据个体的不同提供对应的服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
(1)个性化学习内容的结构的建构方法。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结构不仅仅是具有传统的目录结构,而且应该能够根据领域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灵活建构;
(2)有效的智能导航策略,它不只提供学习单元的状态提示与内容的漫游功能,还具有用户行为分析、知识联想、学习推荐等多种功能;
(3)教学/学习目标的具体化,系统能为每一个需要用户达到的学习目标设计一定的任务和实施环境并给出相应的测试与评价。
只有达到了这些要求,学习系统才能真正担负起“教”与“学”的双重功能,为用户通过电子课件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目前网络学习系统大多存在着知识资源的共享、知识的分类与联想、有限的信息提示与欠缺智能导航以及个性化服务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限制网络课程智能化的关键原因。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网络学习系统不仅成为学生学习以及检索的学习资源,同时充分发挥其“教学”、“引导”、“分析”、“推荐”等功能,以实现学习系统真正的智能化[6]。
具体而言,它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充分挖掘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点内容的灵活组合;基于课程知识概念网络与课程知识点的多种智能导航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各导航策略是以表现知识间联系和反映用户需求为宗旨;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服务,能根据不同用户的学习基础、兴趣以及当前的学习状态给出有益的提示和提供相适应的学习内容。
本论文就是为了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达到网络教学的真正目的。其研究意义有以下几点:
(1) 用户模型的设计使得根据用户不同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
(2) 各种智能导航策略充分考虑了用户学习过程中各种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服务宗旨。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为学习资源的有效组织、知识表示的规范化、学习行为、学习方法分析、学习导航等各个方面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现方法。
1.3相关技术介绍
1.3.1浏览器/服务器模型
WWW是构建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型以及http协议的基础上的,其运作模式可以描述为:请求>处理>应答。
从浏览器提交的请求通过Web服务器给应用程序服务器,由它调用相关的网页应用程序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由网页交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把这个网页作为对请求的应答发还给浏览器。
至于对提交的信息如何处理,就交由网站的开发人员编写相关的网页应用程序来决定反馈到浏览器的内容;如果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开发人员还可以利用应用程序服务器所提供的接口对其进行访问。
网页内容的动态发布是Web应用程序的主要实现方法,通常这种方法同服务器端提供的WWW服务技术密不可分。一般来说,在Internet服务器上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动态内容的发布,最常见的技术包括CGI、ISAPI和ASP等[10][12]。
1.3.2 ASP技术的介绍
ASP (Active Server Pages)是未经编译的开放应用软件,它使用户能够利用html和Active 强有利的功能创建,功能强大的,与平台无关的WEB应用系统。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全球所提供的广泛互联。Javascrip,Vbscrip都是利用基于浏览器脚本语言,它们的功能很强大的,能让网页丰富多彩。
Script(脚本)是由一组可以在WEB服务器或客户端浏览器运行的命令组合而成,目前在网页编制上比较流行的脚本语言包括 VBScript,JavaScript。这些脚本大都是在客户端运行,因此,客户端可以很清楚的取得脚本的内容。所以,就安全性而言,这些客户端的脚本语言的确有危险[10]。ASP虽然具有脚本语言的方便性,但由于他是在WEB服务器端运行,运行后再将运行结果以HTML格式传送至客户端的浏览器。因此ASP与一般的脚本语言相比,要安全的多。
1.3.3 ADO访库技术介绍
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组优化的访问数据库专用对象集,为ASP提供了完整的站点数据库访问解决方案。它可作用于服务器端,以提供含有数据库信息的主页内容。通过执行SQL命令,让用户在浏览器画面中输入、更新和删除站点服务器的数据库信息。
ADO使用内置的RecordSets对象作为数据的主要接口。ADO可使用 VBScript、JScrip t语言来控制对数据库的访问,以及查询结果的输出显示。
ADO可连接多种支持ODBC的数据库,如Access、SQL Server、Oracle、Info rmix等。
在使用时,首先需在控制面板的ODBC中建立相应的DSN(数据源名) 。要选择系统数据源名,指定所用的驱动程序,如"Microsoft access",在数据来源名称中输入DSN名,并选定服务器和数据库[10]。
2 系统分析
2.1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课程学习系统是通过计算机使用户与知识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此系统在技术方面主要是采用现有的软件ASP、DREAMWEAVER、ACESS进行开发和研究的,这些软件早已被广大用户熟悉和了解。
这个系统能够满足用户学习知识的效率与轻松容易度,同时导航的自适应性使用户不会在学习的旅途中显的盲目,甚至会迷失方向。大大满足了用户学习的个性化,这些将会吸引大量用户对本系统的兴趣与爱好。并且此系统操作简单,在操作方面都会有各种导航进行提示,比如知识点链接导航、帮助导航、检索导航等,不会使用户不知何处下手,只要是懂得上网和识字的用户都能够对本系统操作的游刃有余。
同时我们所开发的自适应网络学习系统,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 实用性:为网上学习提供了方便;
② 操作简单:本系统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同时系统并不复杂和烦琐,操作简单易行。
③ 代码可读性好:文中的代码都是利用ASP脚本语言进行编写,简洁易懂。
本系统有效的实现了用户在网上学习的功能,图2.1是本系统应用框架示意图[8]。
图2.1 系统应用框架图
从各方面的初步调查基础上,从建立新的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后,得出结论:开发新的网络课程学习系统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2.2 系统需求分析
2.2.1用户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学中普遍强调要把过去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教学是围绕学习为中心来展开,学习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同理网络教学的任务是指导用户如何获取信息,帮助用户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帮助用户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户能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网络学习系统使用户在学习时可以自己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了解和学习课程知识。这有利于用户进行发散思维,有利于用户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用户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新世纪创造性人才。
信息迷航现象的出现会给网络学习带来诸多危害,它不仅给用户增加了不必要的认识负担,而且使教学活动效率低下直至停滞不前。因此,减少和消除学习中的信息迷航现象对网上教学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网络学习系统既要发挥超媒体的作用和特长,让用户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同时又要减少用户的认识负担。这就需要认真考虑向用户提供引导措施,这个措施就是“导航”[6]。导航能为网状知识结构中的用户提供即时有效的引导,它是一种避免用户偏离教学目标,引导用户进行有效学习,提高用户效率的策略。导航的具体作用体现在:让用户了解当前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在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让用户能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走过的路径,确定下一步的前进方向和路径;让用户在使用网络课程遇到困难时,能寻求到解决困难的方法,找到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学习路径;让用户能快速而简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并以最佳的路径找到这些信息;让用户能清楚地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概况,产生整体性结构。目前,有许多网络课程只是简单地把书本教材的内容稍加改变以超媒体的信息组织结构放在网上,缺少应有的导航策略。导航策略用于网络课程,实际上是教学策略的体现,是一种避免用户偏离教学目标,引导用户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它是决定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2.2.2 系统设计目标分析
自适应网络课程学习系统主要提供了网上学习的平台,其主要功能如下:
●通过用户注册可以对用户的基本情况和信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初始化用户学习状态与用户学习记录。
● 进入系统,系统通过用户记录展现用户学习级别与文章难度相匹配的知识点,从而实现了用户进行网上学习的个性化与自适应性特征,同时通过教学大纲导航,用户可以进行学习自己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可进行相应的在线测试来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 通过测试结果改变用户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记录,对用户的状态进行管理。当用户再次登录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更新,实现用户学习的个性化。
● 通过知识点链接导航使用户轻松的在页面之间进行跳转,不至于在浏览过程中迷失方向,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进度。
● 在用户进行某一知识点的学习时,还有相应的知识点分类导航对用户进行指导。这些知识点和用户所学知识具有相同的关键字,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关联与联系。这样便于用户对此类知识的查找,同时也会扩大用户的知识面。
● 通过知识点搜索导航,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所要学习知识点的查找。当你对所要查找的知识点了解比较少时,你可以进行模糊查找,而你知道的比较详细的话,可以进行精确查找。
● 通过讨论区使用户之间进行实时讨论与交流,便于知识的互相传播,同时调用用户的学习积极性,交接更多学习的朋友 。
2.3用户模型的介绍
对于网络学习用户来说,他们的年龄、知识层次、学习基础、学习目标、学习方式都有着很大不同,而且具体的用户特征对于网络教学来说是未知的,它不象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或与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学习者的情况而采取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所以网络学习用户的不同行为和特征分析对网络用户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就要要求学习系统具有足够的智能性并能对不同的用户提供自适应学习的条件,这是本课题研究目的之一。
用户模型则可以记录所有不同用户的特征以及在学习中的不同学习行为信息。设计用户模型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用户提供自适应的个性化服务。本系统的用户模型的特点是模型分为动态和静态两部分,两部分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建构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动态导航的任务。用户模型可分为以下四部分,如图2.2所示:
图 2.2 用户模型
个人信息是用户登录系统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使系统对用户有个整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的用户信息来显示不同的知识点学习内容;互动信息的记录,便于导航的正确指引以及实现其个性化的学习目的;用户的学习记录,它用来记录学生的掌握情况,主要目的是为智能导航服务的,为以后的个性化知识导航提供基础。
2.4系统导航功能模块介绍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用户的学习特征和学习状态,以及对现有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的观察,得出本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此模块共分为三层结构,各结构之间紧密相连,共同建构了自适应网络课程学习导航系统。具体功能模块如图2.3所示。
图2.3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
2.4.1 模块导航介绍
模块导航是指由一些标志性短语建立起的超链接,如“教学大纲”、“学习方法”、“讨论区”、“在线测试”等,每个短语连接一个子模块,完成特定的功能,将一系列这样的超链接排列于每个页面的固定位置,以便随时进入各个子模块。还可以设置下拉式列表框,学生可以选择列表内所列内容。
模块导航帮助学生进入系统后,对系统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清晰的模块导航可以帮助学生容易的找到自己所要了解的知识,因此模块导航是本系统设计的基础。模块导航的超链接实现了界面与界面之间的跳转,将各界面之间有效的联系起来,为用户提供了方便。部分模块的简单介绍如下:
⑴教学大纲模块:教学大纲是网络课程学习系统所要进行传教内容的主要提纲,任何一个网络学习系统,都会有自己的教学大纲,这是系统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也是用户所要学习的主要课程。通过此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来选择学习内容,达到因人而议的学习目的,而不必局限于课堂上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模块中会涉及到一定的关系,如:父子关系或是兄弟关系、前提后续的关系等,这些关系主要体现了课程章节的相互联系。
⑵学习方法模块:学习方法模块是一个静态模块,静态的显示给用户某一课题的学习方法与最佳的学习途径。
⑶讨论区模块:讨论区模块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同时可以通过讨论区,用户之间可以相互认识,互相学习。有时还可以及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讨论区的设计分为上下两帧来实现,其中上一帧显示当前讨论信息,而下边一帧为接收用户内容的发布区。用户提交谈话内容的时候,上面一帧的谈论信息将会被更新。更新的方法采用让客户端定时刷新的方法。
⑷用户登录导航模块:用户登录导航模块是用户进入系统的直接入口,它指引用户的注册与登录,模块中的各种信息是对用户进行验证的凭据。登录导航使用户成为注册用户,享受更多的服务。
2.4.2 检索导航介绍
检索导航拥有多种检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内容、知识点作者以及编辑姓名进行检索,并且用户还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分类(具体知识点)进行检索,同时还可以加入关键字,缩小检索范围,更确切的找到用户想要了解的内容。在检索导航中,多种种类的限制使用户在检索时可以进行模糊搜索和精确搜索两种搜索方案。当用户对所要查找的东西不太了解时,即可进行模糊搜索,相反如果用户对所要查找的东西十分确定,即可进行精确搜索。检索导航在系统中作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帮助用户搜索各种知识点。在每个页面下都有个知识点搜索,即:检索导航,这样方便用户的使用,减少了返回某一特定页面的麻烦。检索导航在任何系统中都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系统不可缺少的功能模块,使用户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系统里所包含的内容
2.4.3帮助导航介绍
在任何系统中,同样也都会有一个帮助导航,帮助导航对初次使用本系统的用户有一个指导作用,系统设置有专门学习帮助选项,其中包含对课程特点的介绍、相关插件的要求以及课件的使用特点等。还有一些课件会在适当的位置给出信息提示帮助等。
2.4.4 分类导航介绍
分类导航包括主题分类导航和知识点关联导航,主题分类导航主要是根据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程序设计、函数、学习方法进行分类。主题分类的目的是将知识整体化,具体算法和思想概念分类显示,达到所见即所需的目的,同时主题分类的栏目导航中还给出了各知识点的章节分类,给用户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方便。知识点关联导航是根据知识点标题的关键字进行分类,即当我们添加某些文章时,我们同样添加了这些文章标题的关键字,方便的是,当用户阅览某篇文章时,那么关键字中包含此文章标题内容的文章都将显示在相关知识点关联导航中。知识点关联导航是用户学习过程中不断扩展知识面的有利助手,而主题分类是用户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模糊问题查询的有效途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帮助,共同达到帮助用户学习的目的。
2.4.5 自适应学习状态导航介绍
对每个用户来说,学习状态各不相同,根据用户的学习状态,系统中会显示相应状态的知识点,学习状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用户可以在注册时自己选择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用户对所学知识点的测试得分,对用户的学习状态有一个调整。当用户在次登录时,系统将会调用用户表中的状态信息,从而显示用户相应的状态知识点。这种自适应的学习状态导航使用户直接投入到学习中去,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查找与选择。当然系统中,还有一些推荐学习知识点和热点学习知识点,这也看用户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来自行安排,方便了用户的学习过程。
系统根据测试得分与知识点通过域值的比较自动更新知识点理解程度字段内容。然后,该字段值又用于更新知识点学习状态的值。此外,为充分尊重用户自我评价的权利,如用户不想通过知识点的测试但又自认为已掌握该知识便可修改理解程度字段的值,但不可以修改测试得分的值,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数据的真实一致性,又确保了用户模型的灵活性。这也是自适应学习状态导航的一个优点所在。
2.5 小结
本章主要分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给出了具体的逻辑设计。用户模型主要是简单的介绍了用户的特征与智能学习状态的相关关系。系统导航主要描述了各导航系统的用途,设计方法以及一些相应的策略。该章主要是以全局的整体的角度描述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框架,它所涉及的理论分析和设计为后面的算法设计和实现打下基础。
3 数据库设计
3.1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根据系统需求,可以列出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用户信息管理:包括用户名称、密码、注册时间、登录次数、电子邮箱等;
●用户学习记录:包括测试得分、学习状态、理解程度等;
●学习状态:包括学习状态、知识点编号、用户编号等;
●知识点:包括栏目ID、父栏目ID、栏目链接、相关导航等;
●文章知识:包括文章名称、文章内容、作者、关键字等;
3.2 后台数据库的配置
本系统的开发是在 windows xp 下开发的,开发数据库使用的是Access xp。具体配置步骤如下:
- 新建几个空数据库,分别取名为boob8u8.mdb,yslmv4.mdb,bbs.mdb。
- 在boob8u8.mdb中建表article,articleclass,special,status,
userstudy等数据库表。在 yslmv4.mdb中建表user,topic,admin等数据库表。在bbs.mdb中建表bbs数据库表。
- 完成数据初始化工作,将表中各字段与域值添加进去。
- 由于考虑到程序移植后的路径问题,所以本系统利用Server对象的Mappath方法,将虚拟路径转化为实际的物理路径。从而进行数据库的连接。这种连接方法的好处就是程序移植到别的服务器上后,不必在设置数据源,马上就可以使用。
- 具体的表结构设计如下描述所示。
3.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如以下各表所示[14]:
表3.1 user表(用户信息管理表)
列名 |
意义描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可否为空 |
默认值 |
备注 |
UserID |
用户编号 |
自动编号 |
4 |
|
|
主键 |
Username |
用户昵称 |
文本 |
10 |
|
|
|
useremail |
邮箱 |
文本 |
16 |
|
|
|
userpassword |
密码 |
文本 |
10 |
|
|
|
learnstate |
学习状态 |
文本 |
10 |
|
|
|
sex |
性别 |
文本 |
50 |
√ |
|
|
adddate |
注册时间 |
时间/日期 |
50 |
|
|
|
logins |
登录次数 |
数字 |
20 |
√ |
|
|
oicq |
|
数字 |
20 |
√ |
|
|
lastlogin |
最后登录时间 |
时间/日期 |
|
|
|
|
question |
密码提问 |
文本 |
50 |
√ |
|
|
answer |
问题回答 |
文本 |
50 |
√ |
|
|
注:用户信息管理表记录了用户的各种信息,用户昵称和密码是用户登录时的身份验证机制学习状态描述将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学习路径,这不仅有利于管理员对用户的管理,同时也利于用户自己的管理与维护。
表3.2 status表(学习状态表)
列名 |
意义描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可否为空 |
默认值 |
备注 |
UserID |
用户编号 |
数字 |
4 |
|
|
主键 |
classid |
栏目编号 |
数字 |
4 |
|
|
|
learnstate |
学习状态 |
文本 |
10 |
|
|
|
注:提示图表是为用户提供一种自适应的学习状态提示信息。
表3.3 userstudy(用户学习记录表)
列名 |
意义描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可否为空 |
默认值 |
备注 |
userID |
用户编号 |
数字 |
4 |
|
|
主键 |
username |
用户昵称 |
文本 |
10 |
|
|
|
classid |
栏目编号 |
数字 |
4 |
|
|
|
scores |
测试得分 |
数字 |
4 |
|
|
|
underslevel |
理解程度 |
文本 |
10 |
|
|
|
注:用户学习记录表记录了用户的一些学习情况,这将成为用户学习状态变化的前提依据。理解程度记录了用户对知识点的理解难易情况,这有利于管理员对知识点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表3.4 article表(文章知识表)
列名 |
意义描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可否为空 |
默认值 |
备注 |
artileID |
文章ID |
自动编号 |
10 |
|
|
主键 |
specialid |
所属专题ID |
数字 |
10 |
|
|
|
title |
文章标题 |
文本 |
10 |
|
|
|
Content |
文章内容 |
文本 |
|
|
|
|
author |
作者 |
文本 |
10 |
|
|
|
key |
关键字 |
文本 |
10 |
|
|
|
hits |
点击次数 |
数字 |
50 |
|
|
|
updatetime |
更新时间 |
时间/日期 |
|
|
|
|
hot |
是否是热点文章 |
是/否 |
|
|
|
|
ontop |
是否固顶 |
是/否 |
|
|
|
|
classid |
所属栏目ID |
数字 |
10 |
|
|
|
difficute |
难度级别 |
文本 |
10 |
|
|
|
test |
测试题 |
文本 |
|
|
|
|
注:文章知识表贯穿了整个系统,文章标题,文章内容,作者,关键字将作为搜索导航的前提条件,同时系统可以在表中搜索文章标题来显示文章内容,热点文章和固顶在系统的相应位置将会有所显示。
表3.5 articleclass(知识点表)
列名 |
意义描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可否为空 |
默认值 |
备注 |
classid |
栏目ID |
数字 |
10 |
|
|
主键 |
parentid |
父栏目ID |
数字 |
10 |
|
|
|
parentpath |
栏目路径 |
文本 |
20 |
|
|
|
depth |
栏目层次 |
数字 |
10 |
|
|
|
rootid |
根栏目ID |
数字 |
10 |
|
|
|
child |
子栏目数 |
数字 |
10 |
|
|
|
previd |
同级的上一栏目ID |
数字 |
10 |
|
|
|
nextid |
同级的下一栏目ID |
数字 |
10 |
|
|
|
iselite |
是否为推荐栏目 |
是/否 |
|
|
|
|
showontop |
是否顶部导航显示 |
是/否 |
|
|
|
|
注:知识点表对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系统的统计和管理,同时根据各种ID可以方便的查找个知识点,父知识点和子知识点。从而在系统中形成树型结构与父子结构。这使用户对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逻辑概念,此表与文章知识表相互联系从实现文章与知识点的对应。
表3.6 special(主题分类表)
列名 |
意义描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可否为空 |
默认值 |
备注 |
specialid |
主题编号 |
数字 |
4 |
|
|
主键 |
specialname |
主题名称 |
数字 |
4 |
|
|
|
orderid |
排序ID |
数字 |
4 |
|
|
|
readme |
主题说明 |
文本 |
50 |
|
|
|
注:主题分类表是为了在页面中根据不同主题显示具体内容而建立的数据表,数据表中的主题名称将连接各种属于本主题的知识点。方便用户的查找与使用。
表3.7 Temporary(中间临时表)
列名 |
意义描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可否为空 |
默认值 |
备注 |
userID |
用户编号 |
数字 |
4 |
|
|
主键 |
classID |
知识点编号 |
数字 |
4 |
|
|
|
scores |
测试得分 |
数字 |
10 |
|
|
|
注:临时表是为了保存用户对知识点学习的一些记录,以便在达到某种要求时来改变用户的学习状态。临时表只是一个暂时性的表,它根据不同用户的学习情况在不断的变化。
表3.8 bbs(讨论记录表)
列名 |
意义描述 |
数据类型 |
大小 |
可否为空 |
默认值 |
备注 |
Bbs_id |
讨论文章编号 |
数字 |
4 |
|
|
主键 |
title |
讨论文章主题 |
文本 |
100 |
|
|
|
body |
讨论内容 |
备注 |
|
|
|
|
layer |
层数 |
数字 |
4 |
|
|
|
Parent_id |
父文章编号 |
数字 |
4 |
|
|
|
child |
回复文章数 |
数字 |
4 |
|
|
|
hits |
点击数 |
数字 |
4 |
|
|
|
username |
讨论者昵称 |
文本 |
20 |
|
|
|
Submit_date |
讨论时间 |
日期/时间 |
|
|
|
|
注:讨论记录表主要是为了保存用户讨论时的一些相关记录。存储了用户的名字,讨论主题,讨论内容以及讨论时间等。同时也方便了用户对讨论内容的读取。
3.4 E-R模型
为了把用户的数据要求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通常要建立一个概念性的数据模型(也称为信息模型)。概念性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问题的数据模型,是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它描述了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它反映了用户的现实环境,且与在软件系统中的实现方法无关。
最常用的表示概念性数据模型的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16]。这种方法用ER图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而不涉及这些实体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用这种方法表示的概念性数据模型又称为ER模型。ER模型中包含“实体”,“联系”和“属性”[15]。在本系统中,用户信息与学习状态信息、学习记录信息之间是一对一联系(1:1),而用户信息与知识点信息,知识点信息与教学策略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联系(1:N)如图3.1、3.2所示。在本系统数据表中用到的主键有:
用户信息管理表中的UserID字段(用户编号);
知识点表中的classID字段(栏目编号);
文章知识表的articleid字段(文章编号);
其他表中的主键均为UserID字段(用户编号);
图3.1 一对一联系的ER图
图3.2 一对多联系的ER图